台北市政府 November 25, 2025

原生植物散發野趣 雙溪溼地公園靜美迷人


post-thumb

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:陽明山公園管理所 發稿日期:114年11月25日 發稿時間:9:30 新聞聯絡人:劉玉華 業務聯絡人:陳彥材 聯絡電話:28832130#201

原生植物散發野趣 雙溪溼地公園靜美迷人

隨著時序邁入秋冬之季,位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內「雙溪濕地公園」,也因季節而有截然不同的靜謐魅力。當氣溫微降,濕地像是褪去喧鬧的外衣,呈現出一種沉穩、清朗的氣質,陽光斜照在水面上,折射出細碎的光點,冷冽卻溫柔,讓整片濕地散發出淡淡的銀色光澤,這樣的美景讓人心動,想要來一場與美的相會之旅。

公園處表示,雙溪溼地公園為一種植原生植物為主打造的人工濕地,園區運用地形高低差引導水流,透過各水單元的沉澱、過濾、淨化及微生物作用,展現自然友善的淨化功能。雙溪濕地公園有別於一般公園,雖然無兒童遊戲場或體健器材等硬體設施,但人工濕地維護管理工作更不容易,為維持以原生植物為主的濕地生態環境,公園處定期派員巡視並視情況移除外來物種,114年度更針對水生植物進行補植,優先選用對生態系具正面助益的水毛花及燈芯草等原生種水生植物。

公園處陽明所主任陳彥材說明,雙溪濕地公園以原生植物為主軸,藉由空間配置展現人工濕地示範功能,未來可望與環境教育結合成為戶外教學場域。今年補植重點位於生態保護核心區,以具韌性且競爭力較強的原生水生植物為優先,降低遭外來種取代的風險,依專家建議以曲線排列配置種植水毛花,利用其生長特性自然形塑水道線條與景觀邊界,同時避免民眾誤入水池。

開放水域原有燈心草、大安水蓑衣等,因受氣候變遷與外來物種大量繁殖影響,導致數量銳減。公園處特別補植燈心草將水池邊界圍塑出來,大安水蓑衣因其生命力強,可固持邊坡土壤,每年9月至隔年2月盛開紫花別有風貌,公園處亦整理後再行補植。另外,其他水域則補植臺灣萍蓬草、龍骨瓣莕菜等植物,增加植栽多樣性並提升景觀。

秋冬的雙溪濕地最大的魅力,正是「靜」。沒有夏日的蟬鳴喧鬧,也少了夏日的熱豔,取而代之的是悠遠的鳥鳴、水流聲與輕柔的步履回響。這片濕地彷彿成了城市裡的避風港,讓人得以放慢腳步,重新感受自然最原本的節奏。雙溪濕地的秋冬,是一幅冷色調卻充滿溫度的季節畫作。在輕霧、微風、候鳥與淡紫色花海的交織下,呈現出屬於冬季的靜謐之美,也讓濕地成為城市中最溫暖、舒心的自然角落。


回到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