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政府 November 18, 2025

臺灣之光 北市3公園作品榮獲國際景觀設計獎


post-thumb

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:園藝科 發稿日期:114年11月18日 發稿時間:9:30 新聞聯絡人:劉玉華 聯絡電話:0928880031 承辦聯絡人:郭蘭香 聯絡電話:02-23815132#228

臺灣之光 北市3公園作品榮獲國際景觀設計獎

今年代表臺灣公部門參賽亞太景觀大賞(IFLA-APR LA Awards)的9件獲獎作品中,公園處一舉奪下3項大獎,展現亮眼實力與創新能量。3件作品分別為:穿梭於山河之間的記憶—士林劍潭捷運綠廊(捷運綠廊人行動線)、騎幻之旅—位於臺北市一隅的農田小徑(大業路527巷環境整體改造)、光引謐徑—竹柏參道光環境(竹柏參道夜間光環境營造),3項作品在國際舞台上脫穎而出,充分展現臺北市推動公共空間與永續景觀卓越成果。

「世界景觀建築師協會五區(非洲、美洲、中東、亞太、歐洲)聯合景觀大賞,為景觀設計界具最高榮譽與指標性的國際獎項,亞太地區由14個國家組成(IFLA-APR LA Awards 2025)」,今年於11月14日印度孟買舉行頒獎典禮。

公園處說明,榮獲「文化與都市景觀類」佳作獎的「穿梭於山河之間的記憶—士林劍潭捷運綠廊(捷運綠廊人行動線)」全長約600公尺,串聯捷運士林站與劍潭站之間的都市綠帶,連接劍潭山步道、士林官邸與士林夜市等地標,形成一條融合自然生態與人文生活的重要軸線,設計以「都市共融、人本友善」為核心理念,重新整合人行動線,開啟視覺通透、交流互動的城市界面,使公共空間在白晝與夜間皆能安全而宜人地使用,讓歷史與當代在空間中交織,展現臺北在公共空間再生與永續設計上的創新能量。

同樣榮獲「文化與都市景觀類」佳作獎的「騎幻之旅—位於臺北市一隅的農田小徑(大業路527巷環境整體改造)」關渡洲美地區的自行車與人行網絡,串聯市區與河濱步道,形成關渡平原的大迴圈,設計以生態共融與人本友善為理念,透過人行道拓寬、設施修繕與休憩節點塑造,保留臺北市僅存的農田景觀,延續在地自然氛圍,結合河濱景觀、水鳥保護區及關渡自然公園等資源,打造兼具美感安全舒適的友善環境,同時提供優質景觀公廁,以安全、明亮、舒適為原則,為市民提供一處安全又優質的遊憩環境。

另外,榮獲「照明設計與夜間體驗」佳作獎的「光引謐徑—竹柏參道光環境(竹柏參道夜間光環境營造)」全長約1公里,為「臺北大縱走」第七段中最具歷史與文化意涵的步道,參道建於日治時期具有百年歷史,兩側夾峙百年竹柏、櫻花與楠樹,環境清幽,並設有日式石燈籠與葫蘆造型指標,展現濃厚的日式風情,而「光引謐徑」光環境營造計畫,以低色溫LED光源取代傳統路燈,夜間散發柔和暖光,既節能又減少對生態干擾。燈光隨節氣變換氛圍,使夜行更添詩意,漫步其中,能感受歷史、自然與光影交織的靜謐之美。

工務局公園處處長藍舒凢表示,公園處致力於提升公園、綠地及廣場的景觀品質,持續改善環境、保存公園特色及生態保育與復育工作,為市民打造更優質且舒適的休憩空間。此次榮獲國際獎項的肯定,不僅展現臺灣在景觀設計與環境營造改善上的努力成果,也讓臺灣城市之美被世界看見。


回到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