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課程講師 Jared:推動產業智慧化的實戰推手
聚焦進出口貿易、零售與媒體三大場景,強調「可落地」與「可量化」的導入路徑

進出口貿易:AI 讓通關更快更準
在全球化的進出口市場中,企業最常面臨的挑戰是文件繁瑣與流程冗長。錯誤的資料輸入,不僅會造成延誤,甚至可能帶來高額罰款。
Jared 提到,自然語言處理(NLP) 可以快速閱讀並理解報關文件,協助企業降低人工審核的錯誤率。同時,建立「規則庫」能幫助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通關規範即時更新,縮短作業時間。
更進一步地,AI 模型能針對市場需求與運輸成本進行預測。例如:當系統預測某一航線的貨運費用即將上漲,企業便能提前做出決策,避免不必要的支出。再加上異常偵測機制,AI 還能主動提醒物流延誤或可能的法規風險,讓管理層能即時調整計畫。
「過去依賴經驗的決策,如今可以由數據和模型來輔助,這對貿易公司來說,是一種全新的競爭力。」Jared 說。
零售產業:數據打底、推薦與庫存同步進化
零售業是與消費者最貼近的產業,而 AI 正在悄悄改變顧客的購物體驗。Jared 指出,導入 AI 前的第一步,是整合所有數據,包括 POS 系統銷售紀錄、線上購物行為與會員資料。這些數據,就像建築的地基,沒有打穩,後續的應用都會失去效果。
在此基礎上,企業能建立更細緻的顧客分群,並根據購買習慣進行精準推薦。例如:常購買嬰兒用品的家庭,可能會需要尿布、奶粉的組合優惠;而年輕客群則更偏好時尚單品與快閃活動。
庫存管理也是零售商頭痛的環節。AI 能根據歷史銷售資料與季節性需求,預測熱銷商品,提醒企業提前補貨。同時,也能指出哪些商品有積壓風險,幫助業者減少庫存壓力。
更重要的是,AI 還能改善顧客服務。智慧客服系統能即時回答消費者疑問,減少等待時間;而智慧導購則能在線上或實體門市中,根據顧客的偏好給予個人化建議。這些改變,最終都會反映在轉換率提升與顧客滿意度的增長上。
媒體產業:AI 讓內容更快、觀眾更近、營收更穩
媒體產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轉型期。從新聞產製、影音製作到廣告投放,AI 幾乎滲透到每個環節。Jared 分析,首先是在編採流程中,AI 可用來生成多版本的標題、新聞摘要,甚至進行即時翻譯,幫助媒體更快地將新聞內容傳遞給全球受眾。影音部分,AI 則能自動完成剪輯與字幕生成,大幅縮短後製時間。
在運營層面,AI 透過讀者行為分析,能判斷何時發布文章、在哪些平台曝光效果最好,讓內容觸及率最大化。至於商務模式,AI 同樣帶來變革。廣告主可依據 AI 分析出的讀者輪廓進行精準投放,而會員制媒體則能藉由 AI 建立動態定價模型,針對不同用戶提供差異化方案,提升收入來源。
「媒體的本質是內容,但營運的核心是觀眾。AI 讓媒體能更懂觀眾,這才是未來競爭的關鍵。」Jared 說。
從試行到標準化:讓 AI 走進每天的工作
談到導入 AI 的真正難處,Jared 並不避諱直言:「技術反而不是最大問題。多數專案卡關,其實是卡在治理。」他口中的「治理」,包括資料使用權限怎麼分級、誰能動到模型、版本如何迭代,以及 KPI 要如何與既有流程對齊。「如果沒有這些共識,AI 很容易變成一次性的示範秀,過了發表日就沒人管。」
Jared 給出的處方是明確的三段路徑,但不是照本宣科的流程圖,而是會動的管理節奏。他建議企業先從小型試點起步:選一個痛點明確、數據可取得的場景,例如報關文件審核或客服常見問答。「試點的關鍵不是把模型訓練到多漂亮,而是用兩到三個清楚的指標——像是錯誤率、處理時間、滿意度——去驗證它是不是有『實際價值』。」
當試點跑出成果,第二步是擴散。Jared 形容這是「把成功做成模板」的過程:把資料欄位定義、權限設計、回訓週期、監控儀表板都整理成套件,複製到相鄰部門或相近流程。「擴散不是一股腦全部上,而是按『相似度』排序。越像的先複製,邊複製邊調整。」
最後一段是標準化。這意味著將 AI 納入組織的固定機制:模型有版本歷史,資料有存取紀錄,權限有審批流程,績效指標會被定期檢視。「標準化讓專案不再綁在某個團隊或某位工程師身上,」Jared 說,「工具換了、成員換了,流程照樣跑。」
為了讓節奏不走樣,Jared 建議採取季度檢核:每三個月檢視一次模型表現與業務指標是否一致,並將回饋納入下一輪迭代。「這個檢核不像審計那麼硬,而是讓 AI 和業務彼此拉齊。當你能持續回答:它現在為什麼有用、下一季怎麼更好,AI 就不會只是一個『專案』,而會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。」
從講師到引路人:帶企業跨出 AI 第一哩路
從進出口貿易、零售業到媒體產業,Jared 的觀察揭示了一個共通點:AI 的價值不在於技術多先進,而在於能否真正解決問題,並產生可量化的成果。 在他的課程與顧問實務中,AI 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,而是幫助企業提效、降本、創新的實用工具。這場由 AI 驅動的轉型浪潮,正在各個產業全面展開,而 Jared 的角色,正是那個帶領企業跨出第一步的引路人。